马元鹏在攀爬船只
马元鹏在攀爬船只。材料相片【奋斗者 正芳华·一线故事】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每逢看到马元鹏拾掇行李,儿子分明就会站在挂历前,认真地指着日期数出二十几天,这段时刻他又要见不到爸爸了。“爸爸要去海上捉一只叫‘奥密克戎’的怪兽,你乖乖在家等爸爸回来,好吗?”面临儿子的不舍,身为大连港湾海关检疫监管科科长的马元鹏,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瓜,一边这样跟他解说。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其时马元鹏正在河南老家春节。得到单位疫情通报后,他自动提出回来作业岗位,参加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。“我是防备医学和流行病专业研究生结业,守住国门,外防输入,我义无反顾。”马元鹏说。从2020年年初到现在,马元鹏坚守在国门一线,其间阅历了9个次序累计230余天的关闭作业。大连港湾海关辖区因出入境船只数量很多,疫情经水路口岸输入危险居高不下。执行任务时,马元鹏和搭档身着防护服、手提核酸采样箱在岸边或海上对进出境船只进行登临检疫,对船只环境卫生及船上食物、饮水等进行监督查看,对每名船上人员进行测温、流调,搜集鼻拭子、咽拭子。下船后,还要第一时刻将样本送回试验室检测,并及时向船只反应检测成果。“登临检疫既要进步核酸采样精准度,又要下降作业露出危险,我经过查阅视频、搜集材料,并对着镜子拿自己做试验,探索着总结出了‘采样窍门’。现在,这一采样办法已经成为咱们单位检疫人员的必修课。”本年7月以来,大连持续高温,入境船只检疫作业量也达到了峰值。马元鹏带领搭档们不畏盛暑,每天均匀登临检疫4~6艘入境船只,作业时刻累计在6小时以上。每次登临检疫,手都会被汗水浸得发白褶皱,浑身被汗水湿透还冒着热气。需求打败的不仅仅是盛暑。登临检疫常常要乘小舟前往锚地,身着防护服攀爬二十余米的软梯登上几十万吨级的油轮。在下船时,一旦海上起了风波,拉开了小舟与大船的间隔,只能紧紧抓住软梯,等候风波稍平,保证小舟接近大船在安全范围内,才干持续往下爬,稍有不小心,就会被两船夹伤或坠入海中。自疫情爆发以来,大连港湾海关累计完成了对3700余艘次出入境船只的登临检疫。马元鹏也被评为全国海关体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、大连海关2021年度优异共产党员,并屡次取得嘉奖和通报表彰。时至今日,马元鹏仍然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。他说,这轮关闭完毕后,最想做的事是陪儿子爬大连最高的大黑山,远眺他作业的港口码头,教儿子背诵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,共享他对“世上无难事,只需肯登攀”的感悟。(本报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王辉)来历:光明日报